上周发的那条柴犬拆家视频,你们有没有发现?点赞的全是 ID 眼熟的老粉 —— 就是那种会在我每条视频底下刷 “狗子今天挨揍没” 的活宝们。新粉丝?一个水花都没溅起来。这事儿忒邪门,毕竟半年前同类型的视频还能给我带来小几千的新关注。我蹲在后台盯着那个断崖式下跌的曲线,突然想起前天煎糊的荷包蛋…
(一)
说真的,抖音现在派发流量就像外卖平台抢单 —— 不对,应该说像早晚高峰的骑手挑单。2023 年那次算法改版后,我明显感觉到系统开始 “挑食” 了。以前是只要你内容及格(别笑,真有及格线这玩意儿),多少能分点流量尝尝鲜。现在呢?得先通过它的 “压力测试”:前 30 秒完播率不过 60%,直接把你踢出赛道。我朋友 @大胃王阿强不信邪,连着三条视频用老套路开场,结果播放量从 50 万暴跌到 2 万 —— 这降权力度,比他减肥时掉的秤还狠。
你们还记得去年那种 “黄金 3 秒” 理论吧?我花了三个月才琢磨明白,现在得升级成 “钻石 30 秒” 了。有次和抖音客服扯皮,对方不小心说漏嘴:”现在点赞量就是个面子工程…” 后面的话她咽回去了,但我懂。就像我今早煎蛋,表面焦黑底下却还是生的 —— 平台要的是用户真正吃到嘴里(看完)的内容。
(二)
最魔幻的是上个月做的对比实验。我精心剪辑的旅行 vlog 数据惨淡,随手发的手机花絮 —— 就是那种相机没摆稳、我骂了句方言的 15 秒废片,居然涨了 300 粉。评论区还特别热闹:”博主骂人声儿挺脆哈”” 后面那大妈翻白眼看到没 “。这让我想起有次刷到的五个不同城市账号,用同一套” 街头送现金 ” 剧本 —— 连群众演员惊讶时捂嘴的动作都一模一样。
我的粉丝 @娜娜子从头像就能看出人生阶段:去年是布偶猫,今年变成婴儿小手。她私信我说:”现在看到完美运镜就划走,累。” 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某百万粉美妆博主跟我抱怨:”以前教化妆有人夸,现在骂我假睫毛贴得太标准的更多。” 截图上她最后一句话特别扎心:”观众要的不是技术,是破绽。”
(三)
硬着头皮承认,我也犯过这种傻。三月份接了某宠物食品广告,连着三条硬广怼出去 —— 结果粉丝互动率直接腰斩。最伤的是有个铁粉留言:”你变了你看看你第一个视频的构图…” 配了个心碎表情。后台数据不会告诉你这些,但那个突然消失的 “已读” 回执会。
现在我做内容得像搞对象:既不能太端着(用户觉得假),又不能太邋遢(算法觉得劣质)。有次我故意在美食视频里留了半根香菜在牙上,结果完播率暴涨到平时的 1.8 倍。评论区集体玩梗:”博主牙缝赞助位招租吗?” 这种 “可控的翻车”,反而成了新流量密码。
某次线下活动遇到同行老李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关注列表:”以前存了 200 个对标账号,现在全取关了 —— 越看越不会做内容。” 他最后那个苦笑,跟我发现第十个抄袭我脚本的账号时一模一样。
(四)
可能我们都被训练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动物。上周我侄女来家玩,十岁的小丫头刷视频时,食指在屏幕上划出的残影比我打王者荣耀还快。问她为什么不等看完,她说:”开头不炸就配不上我这两秒钟。”
突然想起那个把头像从猫换成孩子的粉丝,她最新留言是:”现在只看人设崩塌合集。” 这话让我对着电脑发了好一会儿呆。
你们最近点赞过什么视频?我猜是… 那种带着生活毛边儿的。
就像我永远煎不好的蛋。
Categorie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