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这个时候,我还在帮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客户运营账号,5000 粉丝的小号,一个月带货佣金能到 1.2 万。上个月他给我发消息说准备停更了 —— 现在 10 万粉的账号,投流费用比赚的还多。这不是个例,我朋友圈里至少 5 个同行在转行做外卖探店。
1. 流量去哪了?
抖音的算法现在像个黑箱。2021 年那会儿,一条视频爆了能带动整个账号起飞,现在?可能你第一条播放量破百万,第二条直接卡在 500。我试过完全复刻半年前的爆款视频,同样的脚本、同样的拍摄角度,播放量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。
有个做服装的客户跟我吐槽:“现在投 100 块 DOU+,换来 3 个下单,其中 2 个还是 7 天无理由退货。” 这背后是抖音把自然流量掐得更死了。去年平台财报里电商 GMV 增速放缓,他们第一反应不是优化体验,而是把流量闸门拧得更紧 —— 逼着你花钱买量。
2. 用户已经免疫了
我有个播放量破 500 万的 “失败案例”:剧情类带货视频,讲职场新人被同事欺负,最后靠某款解压玩具逆袭。点赞 8 万,评论区全是 “演得真好”,带货转化率 0.3%。
现在的用户比我们想象的精明。去年那种 “家人们冲啊” 的咆哮式带货已经失效了,甚至反向作用 —— 我调研过 50 个 95 后用户,70% 的人说看到 “三二一上链接” 就直接划走。他们更愿意为 “顺便买” 买单,比如看美食博主做菜,底下挂个同款锅具链接。
3. 卷到极致的副作用
美妆类目最明显。2022 年一个新账号 3 个月能起号,现在同样的赛道,前 100 条视频可能都是炮灰。我认识个团队,专门雇人盯着爆款视频,20 分钟内仿拍出来,结果同一时段有几十条同质内容在赛马。
更可怕的是 “算法驯化”。为了迎合流量,所有人都在拍短平快的强刺激内容。我有个做茶叶的客户,正经讲茶文化没人看,后来改成 “用茶包泡脚能美白” 的伪科学剧情,反而爆了。这种扭曲的创作生态,最终把用户和创作者都逼进死胡同。
4. 还有机会吗?
上个月我意外发现个存活案例:一个只有 8000 粉的银饰账号,月销稳定在 20 万 +。拆解后发现她根本不在抖音成交,所有视频评论区只回复 “私信看款”,把流量导到微信做高客单价定制。这招其实两年前就有人用,但现在反而更有效 —— 因为平台越封锁外链,用户越觉得私域里的东西稀缺。
未来我赌这两个方向:要么极致人设(比如 60 岁穿汉服的设计师爷爷),要么把抖音当广告牌用(只做品宣,成交放别处)。普通人的机会在于:别再迷信粉丝数了,1000 个精准粉可能比 10 万泛粉值钱得多。
说实话,写到这里我也迷茫。昨天还有个客户问我:“是不是该转战视频号?” 我的回答是:“哪里都一样,除非你能比平台算法跑得快。” 这话很丧,但这就是 2023 年的现实。
Categories: